|
芜湖青少年军训课程一、课程背景 新生军训社会实践活动,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促进中学生在德、智、体、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,这是提高中华民族爱国、文化、身体等素质的根本体现。通过军训活动,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。使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、热爱社会主义、热爱共产党的观念。培养学生守纪、文明、勇敢、坚毅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。 二、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: 了解国家安全知识,知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,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应尽的义务;了解军队的知识,军人的纪律,常规武器的分类;掌握队列操练的基本技能;锻炼部分军事素质。 过程能力与方法目标:军人讲授、示范,学生模仿体验的学习过程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:学生获得革命传统教育:使学生热爱党,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。获得社会责任教育: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。获得平等合作教育:新人际圈、新团队意识形成、体现合作精神。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,学会宽容,与人和谐相处,在集体、社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。 三、课程内容(军训大纲) 1、队列操练:列队、立正、稍息、转向、停止间转、起步、跑步、正步 2、军事素质:体验性战术训练、阵地救护、定向越野、射击、军事演习、素质测试等、国防教育、军事常识、军人传统教育。 3、政训:新生入学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行为规范教育、营纪营规教育、 4、团队协作:学生自主管理、个性活动 四、课程实施 实施对象:入学新生 课程操作方法: 1、内容实施: 队列操练、军事素质课程——教官讲授示范,学生具体实践政训——德育室、年级主任、班主任、心理教师讲习团队协作——学生按班级、寝室为单位进行自主管理活动,实践个性化活动,教师及高年级志愿者指导。 2、训练基地:待定 课程安排: 7天军训。队列操练20课时、军事素质20课时、政训10课时、团队协作10课时。 五、课程评价 1、学生个人社会实践评价——按《中学生社会实践表》项目进行“三评”。 自评:军训小结 互评:发现优点(找出同学优点) 师评:过程认定(每班优秀率:60%左右、良好率:35%左右) 2、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评选 (1)先进个人评选条件(前提是班级优秀) ①不怕苦,不怕累,体现“小军人”风采。 ②严格遵守营地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。 ③尊敬师长,友爱同学,关心他人,主动、热情为大家服务。 ④积极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,表现突出。 ⑤认真做好寝室内务工作,维护寝室纪律。 ⑥爱护营地设施和活动器材,爱护绿化。 评选方式:各班级组织总结评比,由学生在互评的基础上,推选军训期间表现好的同学,班委会(连队)讨论后推优,学校军训领导小组审定,并报现场指挥部批准。 评选名额:班级学生数的5%。 奖励办法:授予证书。 (2)先进集体评选条件: ①精神面貌良好,充分展现当代“小军人”风采。 ②组织纪律良好,有浓厚的“文明礼貌,团结友爱,奋发向上”集体氛围。 ③班级完成军训教育课程成绩显著。 ④学生干部作用显著,营员自主参与活动表现突出。 ⑤寝室纪律及内务评比良好。 ⑥无重大伤害事故和违纪现象。 评选方式:由军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宿管会、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、教官等方面情况反馈,结合会操成绩及自主管理效果评分,报现场指挥部批准。 评选名额:按连队数的20%评选。 奖励办法:授予“优秀学员”。 |